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10日闭幕。本届进博会上,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纷纷展示了自己先进的产品,从“人工胰腺”到全球首台婴儿专用磁共振系统、高场强磁共振放疗系统Elekta Unity、新款温热低频治疗仪等等。全球医疗器械巨头在展示黑科技的同时,也在瞄准中国的巨大医疗器械市场。据测算,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超5300亿元,预计未来10年的年复合增速仍将超过15%,2024年将达到1.23万亿元规模。而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2.84万亿元,同比增长约4%,预计2024年将达到4.2万亿元,复合增速约为5.6%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“中国市场谁来领头”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在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,从来都不是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,一开始就是一场国际化的PK赛。观察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的产品结构,我们会发现医学影像、体外诊断、低值耗材、心血管设备植入物、骨科器械、医疗、急救ICU、肾内等七大类份额分别占据16%、14%、13%、6%、6%、5%、4%、4%的市场份额,累计占据68%的市场份额。而中高端医疗器械中,CT机、超声波仪器、检测仪器、磁共振设备、心电图机、中高档监视仪、高档生理记录仪等进口比例占据了80%-90%,处于基本进口状态。同时,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市场中,70%由外资占领。
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,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高端产品占比25%,中低端产品占比75%;而国际上这两项分别占比为55%和45%。这意味着,随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提升和延展,国际巨头占据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份额还将扩大。仅有少数本土企业能参与到余外企的竞争中。
毫无疑问,全球范围来看,坐在嘉宾席的企业主要来自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,坐在观众席的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。2016年,全球前十大医疗器械公司占据37%的市场份额,前三十占据63%的市场份额。但是无论是前十还是前三十,目前还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。庞大的中国市场,尤其是高端设备领域,能够上台演讲的依旧还是那些外资巨头,比如美敦力、强生、雅培、GPS组合(GE、飞利浦、西门子)等等。
短期来看,外资巨头在全球的统治力不会发生大的改变。
10月份,国外权威的医疗器械第三方网站massdevice发布了《2019年全球医疗器械100强》,美敦力以305亿美元销售额居首,强生、飞利浦、GE医疗、费森尤斯医疗、西门子医疗、嘉德诺、丹纳赫、史赛克等12强销售额超过百亿美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也许是刚在A股上市一年的缘故,迈瑞医疗并未纳入评价,但如果以营收来看,其将排入全球50强位列43名的行列。但可以想象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与全球巨头的差距,抑或是未来巨大的成长空间。
不过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医疗器械这个万亿深海中,大船和小帆并行,谁能找到One Piece还不一定,就像美国有苹果、脸书,中国有华为、腾讯,本土制造业的发展,也可以说声“真香”。河东河西的转变,或许都用不到三十年。
本土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,但借政策东风跑步前进,在更为熟悉的中国市场,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比外来和尚更会念经。
过去几年,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以20%的增速扩大。其中,2010年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,2013年超过2000亿元,2019年的市场规模约为6450亿元。目前,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。从全球来看,美国医疗器械市场占据40%的份额,以2100亿美元(14739万亿人民币)的规模居首,未来几年的增长率约在5%。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数据,国内市场未来5年复合增长为15-20%,在2021-2022年,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。
从增速上看,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远超全球平均和美国,从与药品市场规模(2017年)对比来看,发达国家达到1:1,全球平均水平0.7:1,国内市场为0.25:1,不难看出,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成长空间巨大。
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,以及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,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进口替代将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主旋律。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认为,国内医疗器械产业进入了“黄金十年”。目前,国产医疗设备已有多项突破技术壁垒,实现了进口替代,比如植入性耗材中的心血管支架、心脏封堵器、人工脑膜、骨科植入物中的创伤类及脊柱类产品等;大中型医疗设备中的监护仪、DR等。
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,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两个关键词,一个是研发,一个是并购。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、知识密集、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,进入门槛较高。前文也提到,科技实力是企业排行的硬指标。
打铁不仅需要自身硬,还需要烧一把红炉火!善用资本力量并购是快速抢占市场的最佳方式,同时,医疗器械行业产品业务延展性低,单一品类市场容量有限,部分细分领域更新周期较长,企业想要持续壮大,必须通过并购打开空间。
豪不夸张地说,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史,其实是一部研发并购史。
从研发角度,研发投入和企业发展呈现正相关。在2016年,国内医疗器械20强累计研发投入22.70亿元,占营收比例平均为4.51%。而当年,美敦力一家企业研发费用就有22亿美元,占营收比例7.7%。
从并购来看,行业巨头的发展和并购息息相关。比如2015年,美敦力499亿美元收购柯惠医疗,一跃成为世界第一。2017年,雅培250亿美元收购圣犹达,排名首次跃进世界前五。
回到国内市场,近年来,并购数量和金额都呈现增长态势。截至2018年,国内医疗器械企业1.7万家,其中90%以上是年营收三四千万的中小型企业。普华永道数据显示,2016-2018年,国内并购案例数量由169起增加到205起,金额由76.78亿美元增加到108.93亿元。综上,研发与并购是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壮大的必修课,谁能在这两个方面发挥优势,谁就可能成为国内市场最靓的仔,甚至成为全村的希望,挑战外资巨头。
中国的万亿医疗器械“救命”大市场,需要科技创新企业扛起市场大旗,将中国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面,更需要将中国高端技术的高性价比带给世界。
专业的技术团队
优秀的服务品质
咨询一:18521534874
咨询二:13761505652
咨询三:17302192353
客服一:2850689921
客服二:2850689927
客服三:2850689924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案
关注微信公众号
请输入搜索关键字
确定